當我們因為各種問題分身乏術時,通常會放棄解決所有的問題,只會專注在眼下的問題,視野會變得如同在隧道中那樣狹隘,這就是「隧道效應」的概念。

這時候,我們無法進行長期規劃、也無法策略性地排列問題的優先順序,因為眼下的問題就是「最重要」的。

「我沒有時間了。」
「成本已經超出原本的預期了。」

我們會用各種理由來合理化當下的選擇。而且,隧道效應有可能會帶來情感上的獎勵,因為我們解決了眼下一個又一個的問題,榮譽感就會油然而生,結果陷在隧道效應之中而無法自拔。

缺乏長遠規劃,放大了隧道效應

但是隧道效應最可怕的,是在心理上的影響:不知道隧道有多長?

一方面注意著隧道內的車況、另一方面想著什麼時候可以離開隧道,這種矛盾會讓身心感受到巨大的煎熬。想離開隧道的是自己,不斷加長隧道的也是自己。為什麼?

因為沒有妥善規劃。我指的不是沒有規劃,而是沒有長遠的規劃,就好像在大霧中的陌生路段前行,原本的不安因為能見度不佳被數倍放大了。

這時候我們會陷入決策癱瘓、認知麻痹的困境中,告訴自己「這不是我的錯,已經盡力了,只希望儘早脫離現狀。」但還是沒有任何規劃,只是期望。

擺脫隧道效應的兩個建議

要擺脫隧道效應,我的做法是,量化隧道的長度、保留10%的資源給隧道後。量化隧道長度,不是為了知道還要「困在」這裡多久?而是評估需要「投入」多少時間與精力在這裡?

然後,我只會投入9成的資源在隧道中的事,而且專心的做好這件事,不去想其他的。如果有新的因素加入可能使得隧道加長,我就能清楚地意識到這件事,評估要不要接受?晚一點接受、還是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?這會讓自己更審慎的做出加長隧道的決定。或者,想辦法提升效率,在相同的資源下承接更多任務。

那麼保留的10%做什麼?為了隧道後的佈局。不是離開隧道後再來投入別的事,而是在隧道中就在佈局另一件事的準備。這可以堅定離開隧道的決心,甚至可能發現自己不是在隧道中,而是前往下一個目標的必經過程。

這容易嗎?我想很不容易。

我自己也在刻意練習,試圖讓自己可以更有餘裕的做這件事,而我現在保留給隧道後的比例大約兩成左右。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,或許可以試試我的方法;不過前提是你有意識到這件事。

*本文獲「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」授權轉載,原文:擺脫隧道效應,讓自己有餘裕布局未來的兩個建議

責任編輯:易佳蓉